为何二战时期的布伦式轻机枪,印度至今还在大量装备
印度一贯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唯独这个布仑机枪属于实事求是,符合印度国情,没有瞎整,是印军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而且,印度的这个可不是二战的布伦式机枪,这是战后英国按照北约标准改进生产的L4型。
今天的印度共和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英国殖民地中独立出来的,许多印军部队的前身,其实就是殖民地部队。什么土邦,尼泊尔佣兵,锡克族战士,乱七八糟有一大堆。
殖民地一贯就是这个套路,在以华制华,在印度就以印制印嘛,有些印军还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帮助英军外搞侵略,内搞。
准确的说,这些殖民地部队在过去属于有编制的英军序列,类似的还有大洋洲的澳新军团、马来的海峡殖民地军团、尼泊尔廓尔喀军团等,这些二类军团跟着英军东征西讨,包括参加二战,与隆美尔正面硬碰硬,战斗力有时候比正牌英军还强些。
布伦式机枪是当年英军相当喜爱的一款武器,原型是捷克ZB26,英国拿到技术后自产,1935年英军列装,作为英军的前印度殖民地军也就跟着用上了,装备生产也被扩散到了各大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甘地搞“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英国退出了印度殖民地,让印度殖民地得以独立成巴基斯坦和印度共和国。
当时的印度继承了原英国留下的一切,包括成建制的殖民地和武器装备生产线,所以印军的武器装备在很长时间里也是原封不动的英国货,比如恩菲尔德步枪、司登等等。
布仑机枪作为英军喜爱的明星装备自然也包含在内,这些武器在战争时作为英联邦的军用装备,在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范围内遍地都是,印度一独立,就成了印度人的腰杆子。
英国给印度带去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直到今天,印度仍然有很大程度的英国血统,比如英式操典、英式的武器装备、英式的战术等等,连英军的猪食和红茶也学去了。
尽管印度独立了,但他们仍然是个英联邦国家,不可避免的使其受到了英国体系的影响。
二战之后,英国对布仑MKⅡ、MKⅢ进行了升级改造,将其原先的7.7mm(.303in)口径改为发射北约7.62NATO,称之为 L4系列,成为MKⅠ、MKⅡ、MKⅢ之外的新品种。
大体上L4与老布仑没什么区别,它主要是英国为完成北约标准统一而做出的改变,并且这种改变并没有影响到布仑机枪的性能。
其中L4A1、L4A2都是MKⅢ的改进版,属于短管,之后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了镀铬枪管,改造出了L4A4。
L4A3属于MKⅡ的改进版,之后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了镀铬枪管,改造出了L4A5。
布仑机枪于80年代才开始从英军中退役,这款被认为是“二战最好轻机枪”的装备,已经不适应于北约的全自动化战斗环境了。
英军为了不被轻机枪拉胯,早在60年代就开始找比利时要来技术,山寨了FN MAG通用机枪(美军的M240通用机枪),制造了出了零部件与MAG不能互换的L7型通用机枪。
在SA80枪族里,英国人除了制造L85突击步枪,还制造了一款L86轻机枪,这些玩意儿的口碑路人皆知,咱也就不乳英了。
后来英国干脆也不自己造了,反正不是朝美军看齐么,直接找比利时购买FN米尼米机枪装备部队,也就是美军装备的那款M249班用机枪的同胞兄弟,他们称之为L108A1。
英国人不玩了可以撤场,印度人没了英国人那可是连铁路都修不动的;布仑L4是印度为数不多能够自产的轻武器,不生产布仑,难道生产米尼米?
别!布仑机枪其实还挺香的,至少在印度人看来确实是如此。
估计因为原始技术来自二战前的东欧,又经历了二次大战的毒打,布仑简单可靠,不怎么吃材料和加工精度,所以无论生产质量还是部队实用口碑都还不错,远超不靠谱的因萨斯之流。
印度人最放不下的是布仑机枪的精度,这是布仑机枪的绝活之一,二战时该枪甚至因为精度太高,导致部队埋怨弹着点不够散,导致工厂修改管壁,人为制造散布率。
在于巴基斯坦的战斗中,布仑机枪表现的非常良好,它实际被当做重管步枪使用,能在很远的距离对巴方的AK进行压制。
布仑机枪的战斗全重在11公斤左右,比14公斤的M60还轻不少,虽然火力没M60通用机枪那么猛,但它只是班排武器,且是一样的。
如果与米尼米机枪对比,它11公斤的重量比全重堪堪10公斤的米尼米也没大到哪去。当然,米尼米是弹链\弹匣系统,200发弹链都占掉2.75公斤,现代武器是绝对比二战货要强的。
布仑机枪的可靠性深受印军喜爱,它的故障率很小,皮实耐用还便宜,全威力的7.62NATO枪弹非常令人安心。
在某些传闻里,印军引进的米尼米机枪在高原表现的并不好,尤其在高寒地区,枪管缩胀很影响射击精度,但布仑机枪偏偏就没这种事儿。
我军缴获的印度机枪
如此,作为印军中历史悠久,用着顺手,制造也多快好省的良心武器,布仑机枪也就一直都奋斗在第一线,活的还挺滋润。
实际上布仑机枪当年那些老战友都还健在,什么恩菲尔德步枪,斯登,FAL自动步枪,它们在印度的各个武装岗位中都活得好好的,FAL甚至共存有英制和公制两个标准,也亏印军用得下去,这种太可怕了!
顺便画蛇添足一下,对面巴基斯坦也在用布仑机枪,毕竟以前是同一块殖民地嘛,好东西你有我有全都有。
巴基斯坦还有嫡传的MG42——MG1A3通用机枪,这枪血缘比MG3更接近MG42,基本也就是个改膛加镀铬,与布仑L4的改进手法差不多。唉,要不怎么印巴是哥俩呢?
有哪些美国特种兵为了赚钱参加雇佣兵组织,最终战死的故事
退役士兵,尤其是特种作战部队的退役士兵,学的都是技,可能服役期间见惯生死,藐视人命,或多或少的心理疾病,进社会无其他谋生之道,为了金钱,退役后可能成为雇佣兵,不一定是大型佣兵组织,也可能是私人雇佣兵,他们参与绑架、实施酷刑甚至是。下面我要讲的一个传奇BOSS保罗和他的一个退役特种雇佣军约瑟夫·亨特(Joseph Hunter)的故事。
先介绍一下传奇BOSS就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人物之一”保罗·雷·罗科斯(Paul Le Roux),1972年生于津巴布韦,后搬到了南非,保罗的父亲开了一家煤炭开采业务的公司,家里富裕,家里给他买了一台电脑,他迷上了编程。2004年开发出一个的加密软件:TrueCrypt。后来他开了一个公司RX Limited,公司主要业务是利用灰色地带的漏洞在美国卖处方药。RX Limited赚了数亿美元。2009年,美国就开始调查保罗的公司,保罗的业务开始转移主要是贩毒和贩卖军火。这让保罗积累了大量财富。从2007年开始,Roux建立起一个跨军火,毒品,黄金,洗钱,非法占地等各种犯罪于一体的庞大犯罪帝国,联合国都注意到了他的动向。
(保罗)
退伍特种兵约瑟夫·亨特就是保罗雇佣的私人拥军绰号“蓝波”的前美军特种兵:约瑟夫·亨特为保罗策划绑架、,除了犯罪,也帮他看守财产。但是2009年他们招募了一些退伍士兵,和大量新兵,建成,亨特负责训练新兵,备战。因为保罗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是在索马里建立起一支听命于他自己的,以此为班底,攻占马尔代夫群岛!当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深深震惊了,多么大胆的想法啊!要知道索马里与马尔代夫相离几千公里啊。当然此事因保罗被抓最后没成功。约瑟夫·亨特为保的犯罪勾当不计其数!当然最后也被抓了。
两人被抓也很传奇,2012年5月中旬,保罗携妻子Cindy Cayanan抵达里约,他对海关人员说自己是来观光的,而实际上,他是来处理一单大宗的毒品业务…他不知道,自己的行踪已经在美国缉毒局(DEA)和巴西警方的全程监控之下了,在里约,保罗签下了一大单毒品业务,用两艘厄瓜多尔运毒船,共携带了200公斤….一艘发往菲律宾,一艘发往澳大利亚…第一艘安然无恙抵达了菲律宾,第二艘JeReVe却在汤加海域出了事….后来保罗亲自前往利比里亚…..最终,保罗在利比里亚被DEA一举抓获.保罗被抓后就成为了DEA线人协助逮捕他之前的保镖,前美军狙击手约瑟夫·亨特,约瑟夫·亨特在保罗失联后,又与泰国和哥伦比亚大毒枭有过接触,毒枭非常欣赏他,让约瑟夫·亨特当他的雇佣军头目,通过互联网招募组建团队!为了抓亨特,FBI同样制定了一次引蛇出洞的计划,FBI假扮毒贩,开出高价80万,宣称要聘用前美军狙击手,击杀联邦缉毒官员….2013年,卧底探员通过保罗的邮件将这份悬赏令发给亨特,说给他一份“赚外快”的工作,亨特很快回复:“我的人会处理好所有的事,只是需要好一点的工具…”两把,308口径步枪,.22口径手枪,还需要一部分面具,和用的私人飞机...条件谈妥之后,9月25日,亨特和他的人刚在泰国普吉岛降落,便遭到逮捕….
(2013年亨特在泰国被抓)
2013年53岁的约瑟夫·亨特,来自肯塔基州欧文斯博罗(Owensboro),拥有特种部队背景。他在曼哈顿被审判。法官说,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完全不尊重人的生命的人,策划并犯下了真正可怕的罪行”。“我被这件事的真实性震惊了,”法官说,她回忆起自己观看亨特在指导新兵的视频,她说,当亨特工作就像“詹姆斯·邦德”电影,“但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真实发生的”
亨特于1983年至2004年在美国陆军服役。在判决宣布前,他拒绝发表讲话。在中,亨特领导着空中突击和空降步兵分队,担任狙击手指导员,训练士兵们的枪法。
亨特离开后,曾将战后创伤(ptsd)列为一个因素,称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付出了代价。“这个国家仍然欠我一些东西,”他说。
以上都是真实事件退役特种兵如果加入雇佣队伍那就不是为国家和而战了,只为钱而战。
八国联军侵华的中有多少雇佣军
首先要搞清一个问题:辅助军和雇佣军并不是一回事。欧洲列强的部队里,经常会出现殖民地人口组成的辅助军,但他们和列强本土一样,是有编制、拿军饷、进战斗序列的正规部队,只是待遇有所区别,并不是无、拿钱办事、办完拍屁股走人的雇佣军。
举例:奥地利辅助军。
并没有大量雇佣兵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但列强辅助军很多,其中包括由人组成的英军华勇营。除此之外还有不列颠印度部队等等。英军廓尔喀部队有时被认为是雇佣军,但是至少在当时是近似于辅助军的存在。
华勇营是一支由人组成的英军辅助军。当时的许多国人并没有清晰的民族、国家之概念,因此认为帮谁打仗都一样,哪方待遇好加入哪方,所以会出现人帮英国人打人的事。幸好这样的状况没有持续下去。
在近代活跃的雇佣兵,实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也就是常胜军,或者叫华尔的洋枪队。但是这支队伍并没有直接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它主要的作战记录是协助清廷对抗太平天国运动。
这支队伍以人为主力,但使用西方技术,采用西式训练法,聘用西方军官。
法国外籍军团属于雇佣军吗
正规军,殖民地之剑,翻盘用的底牌。不过假设是某个人跟你说他在外籍兵团出生入死,唯一愿望就是战死前跟你困一觉,那么你遇到骗子的概率是99.9%。
印度士兵的个体军事素质如何
印度士兵中,有两个比较出名的族群战斗力强悍,但有点尴尬的是,其中一个还不是印度自己的,是尼泊尔的,在印度以雇佣兵的形式存在,人数不少,暂且也算是印度的吧。其实世界上好几个国家都有廓尔喀雇佣兵,英国、法国、印度、新加坡等等国家都有。
尼泊尔的廓尔喀雇佣兵。廓尔喀是尼泊尔境内的山地民族,从小就在崎岖坎坷的山路上光着脚丫子奔跑,所以练就了一副铁脚板与好身体。尼泊尔的国刀,“尼泊尔弯刀”就是廓尔喀军刀(Kukri)是非常有名的反曲刀。
19世纪初,英军入侵尼泊尔时,3万英军打1.2万尼泊尔人,打了两年,那时候的廓尔喀人就打出了赫赫威名。其实廓尔喀是个勤劳、淳朴的民族,曾经一直以农业为生,就是为了保卫家园,迫不得已才拿起自己的弯刀,杀向敌人。
远的就不说了,说个在阿富汗战场为英国出战的廓尔喀士兵。
2010年9月,维和部队英国皇家廓尔喀雇佣兵第一步兵营驻扎在阿富汗赫尔曼省,有个瞭望所被一百多名塔利班分子包围,值守瞭望所的只有一个廓尔喀士兵迪普拉萨德·潘。
廓尔喀士兵发现情况后,率先攻击,杀死了30个塔利班,撑到了援军到来。之后他被英女王授予英届最高奖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印度北方邦的锡克族,这个就是印度本土的了。
锡克族主要是居住在印度北方邦的宗教民族,信仰锡克教。现在锡克族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锡克族就是那个整天包着个头巾的印度人,比如印度前总理辛格,就是锡克族人。锡克族很喜欢用辛格取名字,意思是“狮子”。
锡克族身材高大、魁梧、正义感爆棚、尚武、以参军为荣、骁勇善战。
19世纪英国印度之后,锡克族还天天给英国找麻烦,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锡克族所在的旁遮普国(现在叫旁遮普邦)是印度次大陆最后一个被英军征服的独立国家。当时的英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1845-1849年两次入侵锡克族,锡克族一样给英军造成重大伤亡。
现在世界上好多国家都有锡克族人,也都在各自国家参军了,他们以参军为荣。
可是,不管廓尔喀人还是锡克族人,1962年的时候,都被我们的解放军教做人了!解放军才是陆军之王!